【香港商报黑龙江新闻9月6日电】 记者付彦华报道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是黑龙江省自贸区核心区域,一年来,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生命线,开展更多的探索和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瞄准“首创性”的探索,敢于先行先试,推出了国内领先的一枚印章管审批, “黄金三十条”、 “新‘驱’二十五条”等系列优惠政策和创新管理制度,在打造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全面开放的承接高地上呈现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9月5日,在京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任海龙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哈尔滨片区获批以来,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创优营商环境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在推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

一是构建新型行政审批管理体系,着力夯实审批提效的根基。开展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将全区97%的行政许可事权统一划转至审批局实行“一章”审批,并积极推进原审批职能部门工作重点转向监管和服务。在全国首创推出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14个行业部门的执法职能,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大队。通过这一系列管理体系的重构,为打破部门权力壁垒,推动审批流程再造,消除多头执法,实现审批、监管、执法的无缝衔接、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紧盯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持续推出利企惠民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规定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开业无需再办理公共卫生许可,只需自主承诺即可开业运营,将原来需5个环节15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手续直接降为零,极大地便利了群众,体现了“小改革、大民生”。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即开工”改革,以“不破法律破常规,不增风险增信用”为思路,实行“标准地+承诺地+代办制”改革,使审批时间大幅压缩至9天内就可取得全部开工手续,审批开工速度领跑全国的第一梯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出39项“套餐式主题政务服务”,有效减少办理环节和时间,促进了“最多跑一次”的迭代升级。

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施“共享即惩戒”改革,推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清单”等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建立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平台,提升监管和服务效率,强化改革的风险管控。应该说,哈尔滨片区不断释放的“制度红利”“政策红利”正在逐步转化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吸引了大量市场主体集聚,掀起了招商引资热潮,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持续彰显。
任海龙在回答媒体关于哈尔滨片区在落实对俄及东北亚开放合作升级方面有哪些战略构想时称,聚焦打造“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全面开放的承接高地”这一国家赋予哈尔滨片区的重要功能定位,将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跨境物流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以大数据运营为核心,积极支持俄运通等跨境物流平台企业拓宽服务渠道,努力为跨境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集货物疏运、信用担保、保税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助推跨境物流全过程降本增效,集聚更多的跨境物流企业入驻。
二是打造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依托哈尔滨片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活跃的金融市场,积极支持哈尔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对俄结算的网络覆盖,拓宽跨境人民币的支付渠道,提升中俄本币现钞的集散能力、对俄跨境电商的线上支付能力和对俄汇率避险服务能力,吸引全省乃至全国对俄相关支付结算业务。
三是打造加工贸易产业集聚中心。利用哈尔滨片区的的 “黄金三十条”、 “新‘驱’二十五条”等系列优惠政策,借鉴香港、新加坡“店”“厂”“仓”分设分立的对外贸易加工模式,通过引入 “飞地经济“,串联边境口岸,共同组建对外加工贸易共同体,吸引更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总部落户片区,释放集聚带动效应。
四是打造对俄科技成果离岸孵化中心。采取“一企两地”模式,与诚通集团、万科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提升哈尔滨和俄罗斯离岸孵化器的承载能力,推动片区企业走进俄罗斯市场;依托省工研院对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吸引俄罗斯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哈尔滨片区转化落地,助力片区产业转型升级。

一年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制度创新可圈可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迈向一流。据悉,一年来片区新增设企业3609家,同比增长73.6%,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0%,招商引资项目46个,协议引资1720.04亿元“投资必过山海关,项目优选自贸区”成为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新常态。